首页 资讯 正文

潍坊:多维跃升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
体育正文 20 0

潍坊:多维跃升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
潍坊:多维跃升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
鲁网7月4日讯(记者 王玉龙)2025年是全面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的收官之(zhī)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之年。7月4日,潍坊市(wéifāngshì)人民政府新(xīn)闻办公室举行(jǔxíng)“决胜‘十四五’谋篇‘十五五’”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(fāzhǎn)成果新闻发布会,发布“十四五”期间潍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(qǔde)的新亮点、新成效,展望“十五五”发展新方向、新目标。 从工业农业的(de)硬核实力到海洋经济的蓝色动能,从立体交通的枢纽建设到文旅融合(rónghé)的活力迸发,再到健康教育的民生温度,潍坊以(yǐ)系统化的发展路径,展现了一座传统工农业大市向现代化(xiàndàihuà)综合强市的华丽焕新。 工业筑基:链群攀高激活制造(zhìzào)新动能 作为北方工业(běifānggōngyè)重镇,潍坊的(de)制造业底蕴深厚,但更(gèng)难得的是其转型升级的魄力与(yǔ)成效。“十(shí)、百、千、万”的工业画像——10余条重点产业链、115种市场占(zhàn)有率全球领先的“优品”、145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、1.2万亿规上(guīshàng)工业产值,勾勒出潍坊制造的竞争力。动力装备、智能农机跻身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,潍柴5年4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,歌尔VR高端产品占全球85%……缤纷(bīnfēn)硕果无不印证了“创新为王”的战略眼光(zhànlüèyǎnguāng)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潍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达93%,14家国家级5G工厂居全省首位,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为传统(chuántǒng)工业城市转型提供了样本。 农业领跑:“三个模式(móshì)”再升级 农业是潍坊的(de)(de)(de)另(lìng)一张王牌。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8.7亿元、全省第一,蔬菜、畜禽等5个千亿(qiānyì)级产业形成集群效应。从“寿光模式”到“种子革命”,潍坊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清晰:蔬菜种子从70%依赖进口变为70%自主研发,7项全产业链标准填补国内空白,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平台赋能科技兴农。更深远(shēnyuǎn)的影响(yǐngxiǎng)是,潍坊通过“三产融合”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增长34.9%,城乡居民(chéngxiāngjūmín)收入比缩小至1.84:1,628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,乡村振兴的“共同富裕”底色愈发鲜明。 交通强市(qiángshì):枢纽能级撑起开放格局 潍坊的(de)交通建设体现了“硬联通”与(yǔ)“软服务”的双重突破。“三纵六横”高速网、全省第一(dìyī)的铁路里程、京沪(jīnghù)高铁辅助通道的推进,让潍坊1.5小时直达北京、2.5小时到上海(shànghǎi)的愿景触手可及。而潍坊港的崛起更具战略意义:以全省首个零碳港口为标杆(biāogān),集装箱吞吐量五年年均增长80%,疏港铁路的规划将(jiāng)打通胶济铁路与港口的“任督二脉”,推动“港口流量”转化为“经济增量(zēngliàng)”。此外,青银高速免费通行、氢能源公交车全省最多等细节,也无不彰显交通惠民的温度。 向海图强:蓝色经济成(chéng)增长极 凭借全省1/22的海岸线创造全省约1/10的海洋生产总值(shēngchǎnzǒngzhí),潍坊的“海洋答卷”堪称高效(gāoxiào)。1703亿元海洋经济(jīngjì)总量背后(bèihòu),是海洋化工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、40余种(yúzhǒng)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硬实力,以及领军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创新力。与此同时,全国最大的柽柳保护区、牡蛎礁修复工程等生态实践,表明潍坊在“发展(fāzhǎn)”中时时不忘“保护”。“十五五”的百强项目、千亿集群、万企(wànqǐ)向海“三大(sāndà)工程”,将进一步释放海洋经济的潜力,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文旅(wénlǚ)融合:从“风筝城”到“文旅城” 2024年接待游客9645万人次、旅游收入938亿元(yìyuán),分别比“十三五(wǔ)”末增长89.2%和84.4%——潍坊文旅的(de)(de)爆发式增长,得益于文化IP与新兴业态(yètài)的巧妙结合。世界风筝公园、青州博物馆频频“出圈”,“齐鲁天路(lù)”跻身全国十大自驾路线,新青年音乐节带动消费3.3亿元,非遗直播带货收入超6400万元(wànyuán)……这些鲜活的实例揭示了文旅产业的“破圈密码”:既要深耕金石、状元等传统文化,也要拥抱(yōngbào)音乐节、数字文旅等年轻消费,用“走心”的表达,才能入新时代游客们的“脑”。 健康与教育(jiàoyù):民生幸福的“双支柱” 在健康领域(lǐngyù),潍坊的(de)“4321”格局(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全省第4,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全省第3,二级三级公立医院数量全省第2,国家级临床重点(zhòngdiǎn)专科(zhuānkē)和中医优势(yōushì)专科数量全省第1)支撑起“小病不出县、大病不出市”的分级诊疗体系,人均预期寿命81.45岁、百岁老人739人,成为“健康潍坊”的最佳(zuìjiā)注脚。教育方面,基础教育连续23年领跑全省,职业教育“十(shí)五连冠”金牌数、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博士点突破,凸显了“崇文重教(zhòngjiào)”传统的现代延续。152所新中小学、344所幼儿园的建设,更让“学有优教(yōujiào)”惠及千家万户。 系统思维(sīwéi)下的高质量发展启示 高质量发展绝非单点突破,而是产业、生态、民生、创新(chuàngxīn)的(de)系统协同。潍坊的经验可简单总结为三点:一是“长板思维”,立足工业、农业、海洋等传统优势(yōushì),通过科技赋能将其锻造成核心竞争力;二是“开放视野”,以交通枢纽和港口建设融入(róngrù)双循环格局;三是“民生导向”,让发展成果(chéngguǒ)最终转化为百姓(bǎixìng)的获得感,奋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。 站在“十五(shíwǔ)五”新起点,潍坊“深蓝底色”与“硬核实力”交织,其正以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的担当,加速从“传统工农业大市”向“现代化综合(zōnghé)强市”跃升,书写着(zhe)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新篇章。
潍坊:多维跃升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